2011/10/20

[ 星星的時間 ] 海報設計





插畫設計/楊小慧

[ 星星的時間 ] 舞台設計理念


設計理念

如果你的貓咪不見了,你會去哪裡找呢?
----這是這次舞台設計的中心理念。

從男主角的內心開始出發,如果這一天你的貓咪不見了,你出門後你會上哪裡去找他呢?也許是垃圾堆,也許只是你家巷口,走著走著,連自己到了哪裡都不清楚了,也許看起來好像四曾相識,其實這裡已經不是你所熟知的世界了,
沒錯,你已經走進了星星的時間





空間發展

“星星的時間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這裡是一個被偽裝的空間,可以說他是外太空,或是異次元
星星的時間是女主角為了讓男主角掉進陷阱所塑造的假空間,她把這裡佈置的很像男主角曾經來過,看似熟悉的地方,讓他在迷路的時候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走進星星的時間。


一開始舞台是設計在一個很非寫實的空間裡。
可是因為故事性上要是這個地方很奇怪,男主角就會有疑心,就不會走進來了!




所以後來又變成完全寫實的戶外景,就像平常可能會路過的街角。



最後才變成現在的隱藏式的小屋子,
一開始不會發現,後來才漸漸覺得奇怪的一個地方。

[ 星星的時間 ] 服裝設計理念





設計理念

    星星的時間這個劇本所給人的感覺是荒繆,神秘並且有趣的。思考與討論過後,決定讓服裝擁有繽紛的色彩來表現所富有童話感。整體的大塊配色以一般人不會選擇的穿著配色去著手,希望能讓觀眾能感受到古怪的氛圍。再加入拼布以及染布的手法組合出隱喻的圖像,讓若有似無的故事呈現在服裝上,就像是預言一般。
    希望以單純不複雜的方式,讓服裝整體的童話感以及神秘性成為主要大方向。


這道菜一定得加這瓶特製的杜米.杜米sauce,味道會更好!


質感概念

羊毛氈
羊毛和孩子,柔軟的相對關係,是布無法呈現出來的,厚度可以自行調整並且呈現立體感,讓正體更富有單純,柔和的感受。

染布
布的染法有許多種,能夠創造出一般布所無法擁有的紋理,_選擇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顏色,來達成更繽紛且亂中有序的樣貌。

拼布
各種布料材質的組合,來營造出無年代無時間無地點的不確定性,組成特殊性的圖像,完成一切所想呈現的樣貌。

2011/10/19

[ 星星的時間 ] 燈光設計理念






設計理念

一個平凡的夕陽場景,大多數人都曾經歷過的那種美好回憶,太陽欲墜難墜,黃金時分的充滿著紫紅藍的迷濛曖昧,帶給讓男人進入星星的時間之中最合理的理由。
直到夜深夜沉,隨著一切不合理的行為出現並被男主角發現之後,整個空間也隨著男主角的心所作祟起來,變得怪異、虛假,直至男主角崩潰之際一切顯得七彩斑斕,如此不真實。
最為尾端揭開星星的時間謎底之時,強烈的淡色光源出現包圍住整個空間,一片潔淨平和,又帶著點無助,這兒是這個時間上的起點與終點。也是這一切人和物的圈套與荒謬。

[ 星星的時間 ] 作者簡介


劇作家介紹

別役 實(Becchaku Minoru、Betsuyaku Minoru 1937年 4月6日 - )

為劇作家 、 童話作家 、 評論家 、 散文家。 名字正式的寫法為 實 (姓氏的部分,別役為高知地方常見的姓氏和地名 ,別役原本的念法為「Becchaku」,因難以讀音的關係,不管是通稱還是筆名常讀為「Betsuyaku」。)受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年4月13日-1989年11月10日) 的影響,為確立日本荒謬劇地位的第一人。
其作品以獨樹一格的幻想風格為特徵,作品中登場人物常以「男1」「男2」等作為角色稱呼,不具有姓名。舞台上一定有一根電線杆,就算沒有也會有類似電線杆的柱子在舞台上。

2011/10/06

[ FAR AWAY ] 舞台空間發展


想像一

舞台一開始都是一些拼拼湊湊的粗糙組合
用家裡、工廠、床鋪來組合出可能的空間。
窗戶表現了最初困住的概念其他寫實景的組合卻達成不尋常的寫實景來創造出空間上錯亂的寫實魔幻讓劇本中跳耀的時空並存於一個空間之內。


缺點:
礙於經費上的考量
至少必須要拿掉從上往下的窗框來節省經費所以必須再一次的思考。




想像二

簡單化後的寫實場景一樣是用文本中所提到的寫實空間去做組合
保留窗框意像讓工廠的寫實場景更活更有想像空間
依然保持床鋪的非寫實性和舒離感都用大物件台車來變化場景。


缺點:
區域已經分出來的每個場景的寫實性
讓觀眾一下就可以預測到舞台以可能的變化是甚麼減少了遠方本身的神祕性
需要在做思考


想像三
為了預防減少劇本的神祕性把可以看出端倪的寫實物體給刪除做一次實驗
讓舞台看似空台卻可以照需求再做物件的增減大型的窗框從天上連到地上
窗框的大小非常的大可以讓舞台用懸吊降東西下來做換景。

缺點:
舞台一眼就可以看完導演覺得這是一個沒有想像力的舞台
觀眾對這樣的舞台只會一開始覺得不錯可是對這個舞台接下的變化並不會有太多的期待導演覺得失去了舞台的可能性。




之後我再度重新閱讀劇本從我的設計理念做再一次的出發
回到了“遠方“本身的原點從劇本本身對我來說所探討的議題當作起點
導演對於遠方她覺得很有新寫實主義的感覺
很多物件的組合就像邱琪兒文中被物化的角色
我參考了一些新寫實主義的藝術作品在舞台的中心加入了很多從天而降的椅子
是一個把無形的無知的人其實都被困在牢籠中的意像放在舞台上。

從後現代主義出發,這已經算是最後舞台的雛形,舞台變成了監牢。


之後舞台算是定型了


排列組合試看看舞台的可能性。












2011/10/05

[ FAR AWAY ] 舞台設計理念


在遠方的時代,造成毀滅的是戰爭
那在這個時代
殺死我們的會是什麼?
日常生活裡的無形戰爭
如果你甚麼都沒有做
你就是這場戰爭的幫兇。


設計理念

關於遠方其實很近舞台的發展從文本背後的物質生活含義去出發被困在社會和物慾等等的價值當中所生活的我們才是真的生活在牢籠之中。
每天每天的生活是如此的平靜已經沒有戰爭而生活在和平生活之下的我們其實早已經深陷日常生活的戰爭之中我們的敵人是控制我們的物質生活薪水、疲勞、壓力、生活所必須負擔的種種已經在無形之中打垮我們的軀體曾經出現過的夢想也在現實下被每天喝的咖啡給一點一滴殺死了殺人的有很多每個人的夢想都用不一樣的物質當兇器 都被不一樣的慾望給殺死就像是邱琪兒所說的水無形的價值像水一樣無孔不入的從四面八方湧上來直到最後淹沒你的腳踝。

[ FAR AWAY ]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卡瑞‧邱琪兒(Caryl Churchill, 1938-

  卡瑞‧邱琪兒(Caryl Churchill, 1938-)為英國當代創作力最旺盛、也最堅持的女性劇作家,以激進的社會批判和複雜的人性刻繪著稱。她八0年代的Cloud NineTops Girls早已是女性主義經典,並曾獲勞倫斯‧奧利佛獎。近年作品規模轉小、而視野益廣,針對最具臨即感的話題,迸射驚人的透視力與想像力。



關於《遠方》: ﹝內容引述自衛生紙詩刊01 作者:鴻鴻

       《遠方》(Far Away)作於2000年,針對今日世界的危機,提出「啟示錄式的寓言」。第一幕令人想到納粹時期對猶太人的迫害,第二幕則從勞工問題影射到巨大的政治機器如何運作,第三幕更推進到戰爭的科幻情境。戲雖短小,卻深刻觸及人類歷史從未解決、而於今尤烈的重大問題──因種族、宗教、階級差異而來的種種歧視與對立。小人物之於大時代的動盪,劇中哀嘆其無能、卻也譴責其無知。劇終想像一個連陽光和地心引力都要選邊站的「世界大戰」景象,彷彿遙指人類傲慢與偏見帶來的恐怖情境,但事實上已是當前意識型態掛帥的世局寫照。劇作家透過一名少女的三個人生階段,從罪行旁觀者、到無知的幫兇、到最後的流亡,讓觀眾驚覺,如果只顧自己的幸福而不問整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就是共犯,並且最終無路可逃的就是自己。

本劇於倫敦皇家劇院首演時,即被譽為「全年最驚人的一齣戲」,美國、德國、荷蘭、葡萄牙、斯洛凡尼亞旋即相繼製作演出,彼得‧布魯克亦在巴黎推出此劇。台灣則由鴻鴻導演,2003年於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 FAR AWAY ] 劇本大綱


劇本簡介

故事一開始女孩正詢問她的姨媽關於她不久前看見她的姨丈用鐵棍攻擊別人。

到了最後,好幾年過後,整個世界淪陷於戰爭中,包含了鳥以及動物們。

戰爭期間,女孩回到了她的姨媽家,她描述了她的旅程:
「那裏有成堆成堆的屍體,如果你停下腳步你將會發現,有人是被咖啡殺死的,有人是被別針殺死的,殺人的還包括海洛因、汽油、線鋸、噴髮膠、漂白水、毛地黃的花,你聞到煙味?那是我們在焚燒那些不願意被徵召的草... ...。」